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内网) > 莘莘学子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吴艇
发布时间: 2012-04-18 14:58
浏览次数:
字号:[ ]

计算学子吴艇的成功法宝:做事极致,借力发展

吴艇,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专业2011届毕业生。日前,他已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今年6月,他将结束在城市学院的本科学业,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开启他人生新的篇章。他说,做事一定要做到极致、深刻,做人要随和、自然。正是这种做人做事的态度,伴随他一路走向成功。

     正确的方向  极致的努力

 

    吴艇在填写高考志愿的那一刻就确定了去国外深造的目标。在填完志愿后,他浏览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网站,看到了在《莘莘学子》栏目里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们的经历,那时他就告诉自己:他们能够做到的,我也能够做到。而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立交桥”考试的失败,并没有让吴艇在挫折中沉沦,也没有阻挡他继续前进的步伐,因为他有一个更加真实更加长远的目标。与此同时,他的心态开始慢慢发生转变。从之前一度认为“假如当初我再努力一点,高考一定能获胜。”,到渐渐地他开始接受自己、热爱自己、赞同自己。

    如果说出国深造是一条轨道,那么吴艇一直在这条轨道上,从未偏离。国外学校对学生学习能力很看重,从大一到大三,吴艇也从未对专业学习有所懈怠,他始终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学生最基本的任务。大一时,他更是取得了计算机专业第一名的佳绩,也因此破格进入博学班学习。尽管后来的两年的成绩没有那么骄人,但四年的GPA对于他申请学校已经足够。

    从大一开始,他便在为出国留学做好准备。积极参加学院内外各种关于出国的讲座,努力搜集各种信息。大二暑假,吴艇开始准备GRE,整整历时14个月,平均每天花费6个小时。GRE的红宝书(《GRE词汇精选》)来来回回背了100多遍,刚开始背一遍需要6个小时,背到后来也还是需要3个小时。任何一个有过或正在经历GRE的人都会了解,GRE红宝书背100多遍是需要一种怎样的境界。“现在捧着那本GRE红宝书,我还是感慨万分,时常能把自己感动得泪流满面,”吴艇说,“因为对GRE付出了太多太多,已经做到了极致,对它的感情自然而然地也就深刻了。”

    “做事一定要做到极致、深刻,做到有境界,这样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最后做成。这也是做事做人的一种态度。”这是在采访中吴艇一直强调的。 他认为一件事件做到所谓的“极致”,就是你再怎么努力,再给你重新来过,你也只能做到原先那样。这样,最后的成败早已无足轻重,因为你已经无怨无悔,你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极致,做出了深刻,做出了境界。这时,一时的得与失无法影响你努力上进的心态,因为这种极致精神,这些一个个让自己感动地流泪满面的瞬间,足以给你内心深处带来强大的动力,继续勇敢面对接下来人生路上的一个个挑战。

    然而,当你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深刻,做出境界后,做着做着你会慢慢发现,你其实离最后的成功不是件难事。他说,在去年12月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自己一定能够拿到全额奖学金去美国了,即使今年去不了,那明年一定能够去。“因为做了太多的努力,也知道美国教授需要什么,这样想不成功都难。”

 

    他以申请美国为例,如果需要做20件事,但每件事只做成99%,通过计算,你会惊奇地发现,到最后,你只完成了出国要求的80%左右,结果显而易见,申请美国很有可能会以失败告终。“99%地付出,绝对是非常努力的学生了,但最终为什么还很有可能做不成事呢!就像烧开水一样,烧到99度,它还是水,只有烧到了100度,水才会开。”吴艇做了很形象的比喻,“就差这最后1度,但这最后1度也是最最关键的1度,是类似于鲤鱼跃龙门的那最最核心的1度。你坚持到了这最后1度,你就成了,坚持不到,最后还是回归原路!”

 

    邂逅巨人 飞速前进吴艇认为,21世纪是个团队合作的时代,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仅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刻苦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力发展。出国需要的不仅仅是GPA、GRE,个人陈述、简历、推荐信一样都不能少,尤其是推荐信,在整个出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去年11月,吴艇有机会全程组织了浙大CCNT实验室承办的SSC(Scalable Semantic Computing)2010研讨会。在组织会议的过程中,他全程接待了牛津大学Ian Horrocks教授,并在11月7日和Ian一起去上海参加了为期5天的计算机语义网领域内最顶尖的国际会议——ISWC(Inte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rence)2010会议。在这短短的6天内,吴艇让Ian Horrocks教授对他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得到了Ian Horoohc教授的高度赞赏,之后更是获得了Ian Horoohc教授的推荐信。此外,还有浙江大学导师陈华钧教授的推荐信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导师郭鸣教授的推荐信。

    “郭鸣老师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帮助,也是他在一直鼓励我、支持我。”去年9月,经郭鸣的推荐,吴艇进入了浙江大学CCNT实验室做科研项目、进行科研活动。而全程负责组织SSC2010研讨会正是CCNT的科研活动之一,正是在这个活动中,吴艇当面接触到了原本只能在论文中认识的那些巨人们,也开始让他们对吴艇有所了解,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男生以后想在语义网领域有所发展。“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导师!”吴艇满怀感激。

    个人简历是对自己过去十几年学业生涯的总结,以及今后几十年人生的展望。吴艇说,自己可以清醒地总结过去,但今后几十年人生的展望对于一个国内本科在读生来说无疑是很难完成的任务,确切地说,是基本上做不到很出色的。因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学术敏锐度等都是很有限的。于是,他请目前在一家全球500强企业当经理的张帆学长帮他修改,最后出炉的简历前前后后改了几十遍。说起这位学长,吴艇也是充满感激之情。“可以这样说,这位学长是我出国路上的总指挥师,出国申请学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点一定要做到极致,申请全额奖学金有什么具体要求等等,都是张帆学长非常细心非常耐心地帮我解答。这些是无价之宝,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如果说人需要贵人相助,张帆学长绝对是我的贵人!”

    “因此,借力发展真的很重要。”吴艇说,他认为,当确定一个目标后,正式出击之前,要学会结识两类人:第一类人是已经做成那件事的人,他们能够在前方给你指路并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给你坚定;第二类人是和你有共同目标的人,你们可以相互探讨,相互鼓励,相互进步,甚至在压力大的时候,互相释放,彼此解剖对方。结交了这两类人,在路上,你不会孤单,你不会寂寞。当你无法明确路在何方时,第一类人会给你指引,给你信心;当你需要倾诉,需要释放的时候,第二类人会常伴你身边,与你同行。 

 

    现今,吴艇还是整天泡在CCNT实验室,并开始加入美国教授的科研项目组,为今后在大洋彼岸的深造开始打造基石。“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真正的挑战才真正开始。我即将进入这样一个环境:每一个人都很努力,每一个人都很聪明,我拿什么去胜出?”这是吴艇现在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应用连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