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那些事儿】体验别样大学,迎接全新生活——记新生那些事儿之新生专访 |
发布时间:
2014-11-12
16:13
浏览次数:
|
又是一年开学季,2014年九月份,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满怀梦想的新生。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加入到城市学院这一个大家庭中。如今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近两个月了,远离家乡,来到这里开始独立生活,他们是否能够真正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来探寻新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碰到的点点滴滴吧,也许有各种困难,但换个角度换种思路,都一一化解了。 大学困难副本一-----出行 统计1402张思亮同学左手拿着快递,右手拎着零食,匆匆走过,忙碌是他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突然接到采访,这个腼腆的大男孩有点茫然失措,但还是很乐意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当然是交通不方便啦。”面对记者关于大学生活困难的提问,张思亮想也没想就说到。他坦言,自己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吃货,曾经许下誓言说要吃遍杭州各色美食。可惜天不遂人愿,这个来自温州的大男孩感慨地说:“我发现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有点奇怪,打的太贵,离地铁站也远,公交车南门只有一辆Y8还很挤。”对于这点,大家也是感同身受,不禁和张思亮一起叹了口气。不过他同时表示,大学的最终目的还是学习,既然交通不便,那只能把精力多放在学习上。最后他还向记者透露他现在是博学班的一分子,正在努力吸收知识养分。 大学困难副本二-----消费 “花钱似流水,花钱似瀑布。”俩姐妹花充满幽默地向我们形容她们进入大学之后对于消费的感受,“毕竟每个月的生活费有限,所以要好好规划口袋里的钱,但有时没干什么钱就自己不翼而飞了。总是不清楚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这一点又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们在大学中除了日常的衣食住行,购置家用,可能消费最多的地方就是朋友聚餐,休闲娱乐了,所以我们对于如何省钱也是充满兴趣。姐妹花也是一副经验老道的样子说到:“若是想要节省钱,首先得警示自己,所以我们每天都会花钱的用途记在本子上,并不会轻易的地使用那张红色的毛主席。当然少去银行取钱也是一种办法吧。” 大学困难副本三-----相处 走进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室友。大学是一个小型社会,我们要学会去面对各类性格迥异的人,学习如何与他们交流相处。南校区草丛旁的一把椅子上,一个正在看书的女同学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是上去跟她进行沟通。当我们问及跟室友的相处之道时,那个女同学很开心的说:“我很幸运的和其他三位姐妹相遇在大学中,能一起相伴4年,她们是我遇到的最好室友没有之一。”脸上洋溢着开心略带羞涩的笑容, “当然我的班级也是一个团结的班级,大家基本能达成一致,QQ群里也是从早上热闹到晚上呢。”她的开朗活泼,让大家不由自主地询问道如何养成这么讨喜的性格,她思考良久,告诉我们说:“我原本也是一个内向的学生,但自从阴差阳错的参加了一些学院活动,比如就这个星期举行的color run 活动,让我认识了很多人,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也逐渐敞开心扉,改变了自己内向的性格。” 大学困难副本四------学习 多数计算新生坦言本专业的课程偏难,让他们多少有些恐惧和不适应。但尽管抱怨代码枯燥的声音很多,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对于计算的专业抱有很大的兴趣。信管1402的郑敬祥同学就对代码的世界充满了兴趣。“大学的学习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自主独立。”他一副学霸的模样,“我想在近期买一辆自行车,这样能方面我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我认为大在学里应好好利用图书馆,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平台。”在采访时候,附近篮球场上篮球赛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郑敬祥笑着跟我们说:“读书固然重要,但每天也要适量的锻炼身体,我买自行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锻炼了。”相信多数的同学和郑敬祥一样,选择劳逸结合的方式才是当代大学生所应追求的健康生活。 没有春的多姿,没有夏的抚媚,也没有冬的宁静,就在这有些许凉意的浅秋,踏上了从此未知的四年旅途。可谁又能知,我们将与谁同行,我们将有何得失。正因如此,我们必将用这四年的光阴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我们也必将会褪去稚嫩,学会独立,带着一颗年轻的心,去迎接全新的大学生活。 通讯员:吴肖慷 拍 摄:孙佳君 计算学工办(徐成晓) 2014年11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