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计算学院学子劳动成长记 |
发布时间:
2020-03-31
19:07
浏览次数:
|
【题记】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文明。从原始森林起步,钻木取火的劳动创造点燃永恒,四大发明的劳动延续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辛苦,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的收获欣喜,人们喜爱劳动者,赞美他们的善良无私,歌颂他们的强壮体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出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和部署。 《意见》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为疫情影响,学生无法正常返校,计算学院团委积极响应《意见》号召,在停课不停学的基础上,鼓励同学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加劳动工作,号召同学们珍惜劳动成果。
#锻炼打卡,养成习惯# 身体是人生一切成功奋斗成功的基础。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工作、生活的基石。这次疫情也让计算学子们意识健康的身体尤为重要。疫情初期,计算学院学生会就推出“暖春双周助力复学、习惯养成之体育运动”活动,活动一出便收获很大的反响,同学们积极主动自觉报名,主办方建立微信群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在此期间,同学们亦或上肢力量练习、亦或腰腹力量训练、亦或每日行走万步,不管何种形式,连续14天锻炼打卡,促使运动习惯的养成,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疫情,以健康的体魄迎接新一轮的体质测试。 #解锁技能,自学成才# 虽然疫情的出现让世界按下了暂停键,同学们自觉在家学习工作生活。足不出户的日子看似难熬,计算学子们却利用这难得的闲暇解锁了新技能,计算学院学生会也借此机会发起了解锁技能新花样,请你来晒“宅家秀”的线上征集活动,同学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硬核的学习,诱人的美食,精致的手工、绘画和才艺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这段宅家的时间里,计算学子并没有荒废时间,反而在精进劳动技能,更上一层楼! #脑力劳动,各显神通#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课学习模式的出现虽然免去了以前往返教室间可能出现的奔波,但也带来了只属于网课学习的困难和挑战,服务器不稳定,上课不能很好的专心等等,认清自己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效线上学习的门道已然成了计算学子们需要去面对的事情。在计算学院学生会发起的“宅家欲善于学,必先寻利其器”征集活动中,同学们也将自己的独门妙招分享了出来。从思维导图到手写笔记,知识跨越了空间和距离得以保存;从时间规划表到一个个专注学习app,认真被赋予了实际的行动。网上教学变的只是学习的方法,不变的是计算学子学习的热情与决心。 #学以致用,爱心服务# 劳动最光荣从来不是口头上说说的口号,疫情期间大家自觉宅家隔离,办公学习都离不开电脑的帮助,但万一电脑出了故障就会带来很多麻烦,计算学院学生会的义务维修队就想到了这一层,率先于3月29日启动了本学期第一次面向浙大城市学院全院的义务维修工作。义务维修队的爱心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一些软件安装(adobe、虚拟机等),电脑清理,或者一些电脑的小毛病的解决,对系统的安装和硬件方面问题可做适当指导,因为疫情的缘故,维修队决定采用远程维修的形式,真正实现在家也能修好电脑的美梦。义务维修也将持续进行。 正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正是这种求真务实乐观向上的精神,引领者华夏民族繁荣上下五千年,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应不忘初心,努力工作学习,用劳动书写新的篇章。待樱花成海、万物复苏,大家校园再聚,确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文案:新媒体中心 李泽远 徐炜晟 审核编辑:张如仟 2020年3月31日 |